此文章为敦煌研究院提供。文字与图像内容均由敦煌研究院授权发表。
莫高第55号窟为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前后,窟主为曹元忠。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覆斗藻井窟顶,四角均有凹入的浅龛,绘四大天王。
10世纪前后,中原大地上战乱不断,地处边陲的敦煌,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当时统治这一地区的曹氏家族笃信佛教,在莫高窟开凿了不少规模较大的洞窟。曹氏在敦煌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文化,莫高窟第55窟就将当时的开窟盛况留传到了现在。
规模巨大是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开窟的一大特点。这个洞窟的面积约为140平方米,高约9米,洞窟中心设背屏佛坛,坛上塑三组十身塑像,表现弥勒三会,是莫高窟宋代塑像中的精品。
这些塑像丰腴饱满,形象衣饰仍保持了唐代遗风,规模则超过了唐代。这铺塑像表现的是《弥勒经》中弥勒三会的情景。经文中说在弥勒世界人寿八万四千岁,农作物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且没有刀兵之灾。弥勒成佛后,召开了三次大型的法会,广度众生。第一次化度96亿人,第二次化度94亿人,第三次化度92亿人。此三组塑像即表示弥勒三会,它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弥勒佛像旁边有一尊金刚力士像,一手插腰,用力扛着佛的台座,他那勇猛的姿态,为巨大的石窟增添了不少光彩。
此窟窟顶西披、南壁东侧各画一铺弥勒经变,与佛坛上的弥勒三会群塑相呼应,莫高窟仅此一例,十分珍贵。经变画中间以大型说法场景为主,弥勒佛倚坐中央,圣众环绕。在说法场景下部画婆罗门拆宝塔等故事。
开阔的天井壁画以淡绿色为基调,藻井中央绘有有两条龙。龙在古印度,是被作为佛教的守护神来绘制的。龙的周围以各种纹样图案相连,组成一个庄严的天上世界。
窟顶东披绘楞伽经变,南披是法华经变,北披为华严经变。主室东壁绘金光明经变、密严经变。南壁东起画弥勒经变、观无量寿经变、报恩经变、观音经变。北壁东起画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南、西、北壁下部绘贤愚经变屏风画。这些经变画都是根据相应佛经所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信仰热情和对佛教思想的解读。
据推测,西夏时期重修此窟时,将甬道上的宋代曹氏家族供养人画像全部覆盖。近世不知何人于何时破坏了表层的西夏壁画,剥出部分底层曹氏供养人画像。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写的《敦煌石窟笔记》中已经记录有相关的宋代供养人题名。
开凿了这个洞窟的曹氏家族在这一时期曾建立了一个专门从事石窟营建的画院,所用颜料中大量地使用了青绿颜料,因此这一时期绿色色调的洞窟比较普遍。窟顶四角浅龛画四大天王也是曹氏洞窟的一个特点。他们是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左手托白色佛塔,手持弓箭的是南天王增长天,东方的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手握宝剑的是西方的广目天王。四大天王时刻镇守着这个巨大的石窟。
五代、宋时期,敦煌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相续兴起,曹氏家族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与少数民族国家进行联姻,加强贸易往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曹氏家族在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便组织众多工匠不断开凿洞窟。在曹氏家族统治的一百多年里,共开凿了五十五个洞窟,第55窟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巨大的石窟中,倾注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