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English      简体中文

“丝路上的敦煌石窟”是由华盛顿大学馆内东亚图书馆美国敦煌基金会中国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合作项目,其目的在于知识普及。通过展览和演讲,将有关敦煌和敦煌石窟中的宝藏的知识推介给普通大众,尤其是那些对敦煌不是很了解的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讲述敦煌这个世界文化宝库的故事。

敦煌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属县级城市。它坐落在戈壁大漠的边缘,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曾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敦煌就连接东西方贸易,直到公元18世纪。敦煌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边上有月牙泉鸣沙山。鸣沙山因风吹卷沙丘发出声响而得名。地处古丝绸之路南路和从印度经拉萨通往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的主干道交汇处,敦煌自古就是战略重镇。它控制着狭窄的河西走廊的入口,穿过河西走廊可直达中国北部平原腹地及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和洛阳

敦煌莫高窟包含735个洞窟,4万5千平方米壁画,和2415尊泥塑塑像,均创作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之间。莫高窟是20世纪最珍贵的文化发现,是现存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和宝库,以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在它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伴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以及民族的交融,这些敦煌石窟见证并反映了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

敦煌素材涉及一千多年间丝路上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们打开了一扇进入遥远历史的迷人窗口,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千年来不同文化的物质、艺术和精神生活的真切生动的画面。

我们项目的主要特点在于所有的内容将以双语呈现。到2022年底,项目计划提供三个展览和九场演讲。所有展览和演讲都将有中英双语标题和字幕。另外,项目将选择性地介绍敦煌基金会和敦煌研究院举办的学术和文化活动。

敦煌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仍然只有小范围内的专业学者才熟悉了解。大多数人不知道敦煌是什么。“丝路上的敦煌石窟”项目旨在为普罗大众打开这扇世界文化宝库的大门。

 

 

css.php